6年来,累计新建、改造提升基本民营商业网点7000多个
2025年,民间生活圈将尽快实现全面覆盖
本报讯(记者马婧)便民菜站、家政服务、美容美发……生活服务业健康发展关系千家万户。 2015年,北京率先在全国发布提高生活性服务业质量行动计划,继续推动便民网点规范化、连锁化、便利化、品牌化、特色化、智能化发展。 记者昨天从市商务局获悉,2016年至2021年,全市新建和改造8个基本民用商业网点7000多个。 今年以来,北京尽快加快构建百姓生活圈,促进北京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。
肉蛋奶、生鲜海鲜、老字号传统美食……对于家住管庄的小陈来说,家门口新开的盒马超市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,不仅可以在店里买到,还可以在线下单等着到家。 “五年来,我们感受到北京社区商业发展加快。 ”盒马相关负责人介绍,自2017年北京首家门店在十里堡开设以来,盒马目前已在京开设门店45家,率先将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走进社区门店,摆上市民餐桌。
在黄渠地铁站d口西侧300米处,国庆当天开业的fudi仓储式会员店,给周边居民带来了新的购物选择。 在国内的仓储式会员店里陈列着5000多种商品,其中时令蔬菜水果超过200种,许多小食材也可以在这里找到。 “我们感受到社区消费的巨大潜力,未来将加快开店计划,在北京不同地区进行布局,覆盖更多社区。 ”fudi相关人员说。
近年来,按照“缺什么补什么”的原则,北京各地区对便民商业网点进行了精准补货建设。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全市精准建成基本便民商业网点484个,超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。 截至2021年底,全市共有蔬菜零售、便利店(社区超市)、早餐、家政、美容美发、基层配送、洗漱、便民维修等8类网点9万多个,全面覆盖全市社区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。
从精准建设民营商业网点,到形成民营生活圈,北京将不断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。 目前,东城区、石景山区、西城区已入选全国便民生活圈建设试验区,培育建设东花市南里社区、古城南路社区、广外街道名苑社区等25个便民生活圈。 “我们敦促试验区在以科学为中心优化布局、补齐设施短板、丰富商业业态、壮大市场主体、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提高建设质量,在全市尽快打造民间生活圈样板。 ”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。今年9月,北京市市民生活圈动态地图2.0版正式上线,收录全市蔬菜零售、便利店、早餐、家政、美容美发、末端配送、染发、市民服务、鲜花、咖啡、药店等11个类民营商业网点11.4万多个,供应、010 基于大数据分析,北京注重生活便利化和居民满意度,立足国际视野,瞄准一流城市,适应北京特色,尽快建设市民生活区,构建评价体系,全力推动2025年尽快实现市民生活区全市覆盖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