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室外草坪上,玩飞盘成为年轻人运动的新趋势。下班回家后,很多人会跟着网络直播跳健身操; 炎炎夏日,室内雪场成为市民避暑娱乐的新选择……当前,体育、健身新项目新形式层出不穷,人民群众参与体育、健身活动热情高涨,展现出健康阳光、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。
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,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,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,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我们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,弘扬体育道德风尚,推动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产业协调发展,加快建设体育强国。 十八大以来,引领体育强国建设,大众体育蓬勃发展,竞技体育成绩辉煌,体育产业发展丰富多彩,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 在新的征程上加快体育强国建设,必须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密切相关的定位,深化体育改革,更新体育理念,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。
体育强则中国强,国运旺则体育旺。 在贫弱的时代,“奥运三问”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竞技体育的热爱,也承载着国家强盛的热望。 从“送运动员参加奥运会”、“送代表队参加奥运会”、“自己举办奥运会”,到成为北京第全球座“双奥运城”,百年奥运见证了国运的变迁。 对中国人来说,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、民族振兴的梦想。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,要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,更好发挥举国体制作用,使竞技体育更好、更快、更高、更强,提高为国争光能力,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广大运动员能坚定信心,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勇绩,为体育强国建设再立新功。
体育是国家的强大存在方式,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。 建设体育强国、健康中国,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,保障人民健康。 数据显示,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经超过4亿人,城乡居民超过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》合格以上的九成。 到2021年底,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到397.1万个,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.1亿平方米。 运动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正在打磨人们幸福生活的健康本色。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,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以人民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主体,以满足人民健身需求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体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,而且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齐心协力的强大精神力量。 在北京冬奥会上,中国运动员们不畏强手,顽强奋斗,为国争光,五星红旗高高飘扬,每个中华儿女都感到荣耀。 从北京奥运精神,到北京奥运精神,从女排精神,到中华体育精神,广大体育工作者一次次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,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一心一意、不断奋斗的强大力量。 实现体育强国目标,要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坚定固化文化自信结合起来,不断开创创新时代体育事业新局面,激励中华儿女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。
今年以来,《“十四五”国民健康规划》等文件先后为印发,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,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支撑。 随着全民健身种子在更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,体育强国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。